注册
 找回密码
 注册
手机精英

精英乒乓网-买正品,到精英。买蝴蝶,到精英。

搜索
斯帝卡杯

丁宁的选择:试打五支STIGA纯木

2007-10-11 17:04| 发布者: 古国天使 | 查看: 13063| 评论: 0 |来自: 精英乒乓网

放大 缩小
简介: 丁宁的选择——试打五支STIGA纯木〔STIGA供稿精英乒乓网,转载请注明出处〕 丁宁的打法:左手横握球板,两面快攻结合弧圈,反手以快带和撕为主。两面狂飙三39度 丁宁以前打OC,后来因为OC的生产工艺进行了调整,板子整体风格偏软。

丁宁的选择——试打五支STIGA纯木〔STIGA供稿精英乒乓网,转载请注明出处〕

丁宁的打法:左手横握球板,两面快攻结合弧圈,反手以快带和撕为主。两面狂飙三39度

丁宁以前打OC,后来因为OC的生产工艺进行了调整,板子整体风格偏软。国家队运动员选起来很难挑到比较硬的。国家队一批用OC的运动员都换成了EG。由于丁宁的打法侧重于速度,而且由于是两面狂飙重量较大,造成底板的整体重量较大,所以只能选择EG在80-83G。EG相比OC而言板身稍厚一些在0.1-0.2mm之间,所以出球速度快一些,中远台力量虽不比OC但出弧圈球的质量依然是十分出色的。在台内弹打,挑打,撕等技术环节比OC更为扎实,可控性强。况且EG底劲绝对能够满足女运动员退台后的相持。虽然丁宁不是力量型运动员,高窕的身材比例,能够照顾全台,反手以撕为主要技术手段,使得丁宁需要板子本身控制性要强。所用胶皮两面狂飙(国家队只有包括王楠在内两三名女运动员这种配置),要求板子要有一定的形变。王楠的板子类似OC结构。综合来看EG比较符合丁宁的打法特点。

丁宁正式签约STIGA后,原来用的最顺手的那块EG(全国锦标赛冠军用的那块)在砍式发球中砍到了球桌宣告报废,本身EG的球板寿命在专业运动员手中就不是很长,男运动员一般三个月就要换一块。在挑选新的EG同时,STIGA为丁宁提供了符合她打法的其他款式底板供其选择,具体型号如下:
ULTER OFF 强力攻击型底板,力材较OC还要厚一点,AYOUS力材,主动发力或者借力威力很大,丁宁打过几下后,马上就PASS掉,板子虽然在正手大力时有一定形变,但是出球速度太快了,国产粘性胶皮的优点无从发挥,反手的弹打绝对出色,但是撕的过程中摩擦不充分球就脱板了。业余选手在发力过程中,很难做到对球的充分摩擦,但是专业运动员这一细小的差别就能敏感的觉察到。所以UO马上被丁宁淘汰了。

LIGHT TUBE:轻管王被很多业余高手推崇,也是管系列中比较符合专业口味的底板,板身虽然较OC等厚了一些,但相比其他TUBE系列还是很薄的,而且管系列独特的大芯切割技术使得即使板身较厚但是管系列的手感依然透彻清晰,甚至对球感起到一个放大作用。丁宁试打了二十分钟,练习了各项基本技术,总体感觉良好,但是板身材质要比EG要硬很多,使得丁宁在正手对拉弧圈的时候板身形变不够,出球速度过快,摩擦时间较短,落台二速威力不如OC,EG这样的弧圈机器。丁宁讲队里很多人用这块板子打生胶,在业余选手眼中不算太硬的五层木夹板已经在专业运动员眼中属于极硬的五层木了。国家队用CL系列打生胶比较普遍,可见TUBE LIGHT可归纳为专业运动员所用的重量级攻击板。

ALLROUND TUBE :被业余市场低估的一款十分优秀的底板,构造原理和OC一样都是AYOUS大芯和云杉力材的经典结构,唯一不同的是力材和大芯稍微加厚了一点点,再者就是大芯独特的切割技术。造就了一款,进攻能够按照OC那样暴力,底劲充沛,同时在小球的处理上可以更加精确,在借力及弹打等细微动作中更加扎实,命中率更高的底板。丁宁试打了30分钟,各种武功练了一遍,甚至包括拿手的砍式发球。对这只板子赞不决口,很符合她的要求,当我告诉他男队一位大腕刚刚换用这块板后他更觉得这块板子错。唯一的瑕疵是正手大力攻球时,底板稍颤。有点控制不住。这可能和她那天试打的这块板有关,不是ALLROUND TUBE的共性。因为管系列总体来讲,比较扎实,不是非常颤手,当然这也可能和国手的个人技术动作有关。暴冲过程中比业余选手摩擦剧烈的多。最终丁宁决定在访欧比赛结束,可以继续尝试一下这块板。

EG:最后我们说一下为什么丁宁对EG有“稍许”的不满,决定尝试一下其他的品种。因为80%的EG都在85-90G之间。而丁宁用的才81G,必须要把板子的重量降下去,板子过沉对女运动员的腕部等关节不利。在加上本身她不是力量型运动员。对球板的控球感要求更严格。所以板子的重量使得她对板子很挑剔。从物理学角度看80G左右的EG一定没有85-90G的EG弹性好,力量足,因为木材的密度小了后,弹性及韧性必然下降。所以在偶然间碰到一块很好打的81G的EG之后,再想找一块一样的是很困难的,所以在今年的乒超比赛中她总感觉后来几块EG底劲不是很足,不恰当的例子就是大引擎带很小排量轿车。中远台老感觉有劲发不出,或者发不透。也有可能是因为丁宁最近的球长了许多,对发力的集中度要求更高。更想把狂飙这类业余选手极难打透的套胶能够打得通透爽脆。而底板的底劲如果不足,会造成脱板速度加快,不能经过与套胶充分摩擦后,打透的效果。同样的例子发生在陈屺身上,但结果是相反的陈屺奥运会夺冠的那只EG有93G,同样很难找,而且陈屺的力量超级大,对板子内部损伤更大,所以越重的EG对他来讲越重越好。更能符合他大力暴冲弧圈这种,大引擎带大排量的效果——对手只能去拣球,打在对手身上也是很痛苦的。

丁宁在今后的一段时间内依然还会用EG,但因为国手换板需要一个过程,在有重大比赛的间隔期,很难换板,当然这其中也有些心理因素,也和个人对板的感觉不同有所区别。有些运动员对新板的适应程度更快些。

这里所讲是根据国手的体验来选择自己合适的底板,消费者在选板的过程中同样会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这就需要多参观比较,以上的例子仅供参考。消费者的打法以及手感力量等更加多样,甚至参差不齐,这里需要提醒消费者国手们的底板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不完全引导消费。以后会根据各水平业余选手对STIGA底板的使用心得,结合底板的特点,作一些参考性文章以飨读者,以上各例一家之言,不代表任何立场,欢迎批评指教。

声明:以上内容为网友上传用于球迷免费分享,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更正、删除,谢谢!
路过
路过
雷人
雷人
握手
握手
鲜花
鲜花
鸡蛋
鸡蛋

  • 微信二维码
    微官网
  • 微商城二维码
    微商城
  • 腾讯微博
    精英微博
  • 网络合作
    网络合作
返回顶部
意见反馈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