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找回密码
 注册
手机精英

精英乒乓网-买正品,到精英。买蝴蝶,到精英。

搜索
斯帝卡杯

[原创]感觉、错觉和分析

2009-3-27 22:17| 发布者: 古国天使 | 查看: 9457| 评论: 0 |原作者: 庄周迷蝶 |来自: 精英乒乓论坛

放大 缩小
简介:    打乒乓球是肌肉感觉很精细的一门运动,所有的动作修正都是通过感觉反馈到大脑来修订的,因此,从感觉到修正,就要有一套分析的方法,感觉如果经不起分析和数据验证的话,只能变成错觉,从而影响到乒乓球技术的提高。

    打乒乓球是肌肉感觉很精细的一门运动,所有的动作修正都是通过感觉反馈到大脑来修订的,因此,从感觉到修正,就要有一套分析的方法,感觉如果经不起分析和数据验证的话,只能变成错觉,从而影响到乒乓球技术的提高。

    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球拍的吃球时间,根据戴版主提供的日本试验数据表明:正胶持球时间为0.001秒。由于没有做过反胶的试验,也没有做过球拍速度快于球的速度时的试验,故对此试验数据存疑,但可以分析出来,即使有差别,也不会太大。故可以考虑球拍持球时间在0.01~0.001秒之间。这持球时间和我们打球时的感觉完全是两码事,有些球友评价球拍持球感觉时,说“球吞进去又吐出来的感觉非常明显”,这样的感觉尤其是五层薄板更明显。实际上,0.01~0.001秒的持球时间,怎么会有这样的长时间的感觉?从这里可以看出,感觉其实靠不住。人的感觉就是神经反应,球撞拍后的压力传递给手上的神经再传递到大脑后,信息会发生变形,就像物体间隔移动时间少于0.4秒,物体看起来就是连续运动似的。信息产生变形的结果就是很难以相信球拍持球时间居然这么短,我自己刚开始看到这个数据都大吃一惊,这和自己平时击球感觉真是天壤之别啊。不过试验数据总是最有说服力的,可以惊讶,却不可以否认真实性。

    下面我们来谈谈拉球的打摩结合和先打后摩。打摩结合是大家都承认的感觉,先打后摩这个说法,争议比较多,各人有各人的观点。我试图从神经反应的速度与人体运动速度来分析,仅供参考。根据科学家研究,人体神经传递速度经测定为每秒66~69米。人体反应速度也经过测试,试验数据如下:最初测得的反应时间可能长达0.5秒,多次测定之后很快会降至0.2~0.25秒,再后可能会降至0.2秒以下,但无论如何练习不能减至0.15秒以下。在经过一定练习之后,对听的简单反应可能到0.12秒,触觉则可能更短些。这是经过大脑的随意运动反应的潜伏期。有些非条件反射,特别是膝跳反射和眨眼反射却特别快,其潜伏期约为0.04秒。从这里可以看出来,先打后摩是不可能的。当你感觉到拍子持球时再去摩擦球,时间间隔可是0.1~0.04秒之间,而拍子持球时间为0.01~0.001秒,因此先打后摩从时间与人体运动能力来看,肯定做不到。因此打摩结合这个说法更合适,尽管有很多教练员与运动员都有先打后摩的说法,但这样的说法仅仅是感觉,不能代表真实的情况。也有球友从自身的感觉得出:吃住球之后顺势摩擦为先打后摩,但这并不能说明感觉是对的。先打后摩如要成立,球拍持球时间必须大于0.1秒,才能做到。

    下面分析“拉球触球瞬间收臂摩擦球”的说法是否合理。吴敬平教练在谈拉球动作时提出:……触球瞬间收缩前臂……这个说法拥护者和反对者都极力争辩。支持者认为应该触球瞬间,反对者认为应该触球前瞬间。理论上来说,触球瞬间收缩前臂是可以的,但如何理解触球瞬间,就是一个模糊的说法了。从文字来看,不仅仅触球瞬间、触球前瞬间的文字不同,其中包含的时间、空间定义也是不一样的。如果仅是说触球瞬间是个模糊的时间段,就可以糊弄过去了,未免过于玩弄文字游戏了。搞研究,就是要严谨和准确,不能玩弄文字游戏,也不能凭感觉来说话。教练员说话可能不会那么的严谨,但我们不能把此话当作真理来看待。还得自己分析。根据上面神经反应传递速度为66~69米/每秒,人体反应能力为0.1~0.04秒,手指到大脑的肢体距离为1m,感觉球触拍需要的时间为1/69=0.014s,加上非条件反射的人体反应0.04s,需要耗时0.054s。这里是假设运动员通过长期训练后,把反应能力提高到非条件反射的程度来计算的。球拍持球时间0.01s,当你感觉到球撞拍时,球已经跳离拍子了,不可能再来收臂摩擦球了,故此说触球瞬间收臂是做不到的,只能触球前瞬间收臂。

    最后来分析“摩擦是旋转的唯一因素”这个说法。乒乓球的旋转是门深奥的学问,但原理不外乎力矩或力偶。第一个例子,力矩,没有摩擦如何制造旋转。一根木棒,用一个可以旋转的支点支撑,木棒可以绕着支点任意转动。这时,我们可以垂直于木棒的半径方向推一下木棒,木棒就会转动,这时,没有摩擦力的作用,仅仅是不通过支点的力形成力矩而造成木棒旋转起来,第二个例子:力偶,如何制造旋转。一个平动的篮球(我们用篮球来代替乒乓球,更容易观察和分析),接触到地面,球就会旋转起来继续向前滚动前进。球为什么会从平动变成旋转结合平动的运动呢,摩擦力在此起了什么作用?球接触地面时,由于惯性,球向前平动,作用力通过球心,地面给球一个摩擦力,阻止球向前平动,作用力与球面成切线。这时惯性与摩擦力形成力偶,使球旋转起来。但力偶也不能完全使物体旋转,如扁平状的方物体,在地面平动,尽管有摩擦力,但方形物体没有转动。第三个例子,物体的倒下,一个方物体,推动其顶面水平运动,同样有力偶作用,但物体不会转动,顶多是倒下。

    现在我们可以分析乒乓球如何旋转起来了。假设一个平动的乒乓球,垂直撞击在一个拍面上,乒乓球肯定不会旋转起来,因为不具备力矩或力偶的作用。假设一个乒乓球,平动地撞在一个拍面向上成一定角度的拍面上,乒乓球跳离拍面时,会有转动吗?当然会转动。分析这个时候的乒乓球的受力:胶皮下陷,乒乓球向前平动,就会受到胶皮变形处的阻碍,球的平动惯性和拍面摩擦力形成力偶,摩擦力的作用是形成力偶,而不是制造旋转。只有力偶不一定就会转动起来的,牵涉到另一个转动惯量的问题,力偶作用超过转动惯量才能转动起来。当然乒乓球的转动惯量是很小的,故很小的力偶也能使乒乓球旋转起来。给人的感觉是摩擦使球旋转起来了,实际上是摩擦力与平动惯性形成力偶,力偶超过乒乓球的转动惯量,乒乓球才能旋转起来。

    还有一个问题,挥拍速度与旋转关系。

    有个球友这样说:如果是纯“打”,确实应该明确地在触球前收臂。只有拉球,在触球瞬间收臂。

    因为“打”要求触球时拍子的速度要尽量达到最大,而拉则不是,如果拉球时拍子触球时速度达到了最大,拍子碰球之后,球就会脱拍,那么收臂的速度就跟不上球。

    另一个球友这样说:

    這個想法有點奇怪,以摩擦球來說,應該是揮拍速度越快旋轉越強。會因為碰拍而彈出的話,代表拍型的角度不對,造成"打"的情形,才會因為速度過快而來不及摩擦。

    到底谁对?其实很简单,还是以上面平动的篮球来分析,篮球平动的速度会对篮球的旋转产生重要影响吗。我们刚才说力偶是旋转的因素之一,平动惯性和摩擦力形成力偶,在摩擦力不变的时候,速度越快代表平动惯性越大,力偶也会越大,故旋转也越强,因此,当挥拍速度最大时,能制造出的旋转也会最大。

    写这么多,无非是想说明,感觉经得起分析才能说明感觉是可靠的,经不起分析的感觉,只是错觉。

声明:以上内容为网友上传用于球迷免费分享,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更正、删除,谢谢!
路过
路过
雷人
雷人
握手
握手
鲜花
鲜花
鸡蛋
鸡蛋

  • 微信二维码
    微官网
  • 微商城二维码
    微商城
  • 腾讯微博
    精英微博
  • 网络合作
    网络合作
返回顶部
意见反馈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