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找回密码
 注册
手机精英

精英乒乓网-买正品,到精英。买蝴蝶,到精英。

搜索
斯帝卡杯

世乒赛中国之最:男女各有6朝元老 庄则栋无人及

2010-5-21 11:59| 发布者: 古国天使 | 查看: 3154| 评论: 0 |来自: 新浪体育

放大 缩小
简介:        近60年的世乒赛征战史,中国队创造了一系列奇迹,也遇到了一些挫折。起与伏中,中国乒坛留下诸多纪录。莫斯科大战前夕,让我们共同回眸中国乒乓在多届团体赛留下的
        近60年的世乒赛征战史,中国队创造了一系列奇迹,也遇到了一些挫折。起与伏中,中国乒坛留下诸多纪录。莫斯科大战前夕,让我们共同回眸中国乒乓在多届团体赛留下的经典故事。

  最迅猛的反击战

  1979年第35届世乒赛,,中国男乒遭受到走向辉煌以来的第一次大挫折,决赛以1:5负于对手。赛后,主教练李富荣说了句意味深长而又掷地有声的话:“匈牙利队用了27年时间夺回斯韦思林杯,我相信中国队不会用那么长时间。”两年后,李富荣率领一支新军出席第36届世乒赛,队中除郭跃华外,谢赛克、蔡振华、施之皓和王会元均是20岁上下的小将。中国队在闯过瑞典、日本等雄关后,与上届冠军匈牙利在决赛中相逢。李富荣出人意料地雪藏了前两届单打亚军郭跃华,而是派出清一色小将——谢赛克、蔡振华和施之皓。三位新人没有辜负教练的重托,经过七盘鏖战,中国队以5:2击败强大的匈牙利队,将奖杯夺了回来。

  最传奇的秘密武器

  1983年,中国男乒顺利卫冕。为了打好两年后的第38届大战,在新崛起的欧洲强队瑞典队面前保持优势,中国队早早进入了备战,主教练许绍发等组成的决策层甚至雪藏削球好手陈新华,两年之内一直闭关苦练,不参加任何国际比赛。当时削球已是稀罕打法,而且欧洲选手打削球能力普遍一般,中国队这一招使瑞典队方面难免感到不安。两年后,陈新华果然出现在团体阵容中。这届比赛,中瑞典两队再次在决赛相遇,陈新华和前几轮一样,比赛时始终面带着微笑与对手周旋,表现出十足的自信。他的微笑鼓舞了自己,却打击了对手,决赛时他连挫林德、瓦尔德内尔,为中国队5:0大胜对手立下汗马功劳。

  最“不公平”竞争

  1991年第41届世乒赛,中国女乒遭受重大挫折。当时,中国派出了是以邓亚萍、乔红等年轻选手为主的队伍,绝大多数选手是首次参加团体赛。此届比赛,朝鲜和韩国联合组队参加世乒赛,朝鲜联队女队中拥有玄静和、李粉姬、俞顺福等名将,具备了与中国队争夺冠军的实力。决赛果然在中国队与朝鲜联队之间展开,经过五盘鏖战,中国队以2:3失守,无奈地交出保存了16年的考比伦杯。

  最惨重的失败

  1991年第41届世乒赛,青黄不接的中国男乒遭受到有史以来的最大打击。团体赛,中国队争夺四强时意外地以2:3负于捷克斯洛伐克队。五至八名争夺战中,中国队先负朝鲜联队,后胜日本队,仅取得第七名。平心而论,中国男乒出现大滑步与实力下降有一定关系,但当时赛制从九盘五胜制改成五盘三胜制,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胜负偶然性。

  最难忘的翻身仗

  自从中国男乒夺得世乒赛团体冠军后,即便数次失守,也没有连续两届冠军旁落的情况发生。这一规律在九十年代初被打破,继1989年第40届世乒赛被瑞典人打下擂台后,后两届比赛中国男乒一直未能打赢翻身仗,甚至在第41届跌到第七名。1995年第43届世乒赛在中国天津举行,中国男队在家门口打了场振奋人心的反击战,最终成功地从瑞典队手中夺回了斯韦思林杯。中瑞之战演绎得一波三折,双方战至决胜盘才分出高低,最终王涛2:0击败佩尔森,使中国男乒重新站立在世界乒坛的鼎峰。

  最意外的失守

  第45届世乒赛团体赛于2000年在吉隆坡召开。当时中国男队拥有孔令辉、刘国梁、王励勤、马琳和刘国正五员虎将,最大对手瑞典队虽来势汹汹,但当时三大主力瓦尔德内尔、佩尔森和卡尔松均年过三十,加上三号主力卡尔松稳丢一分,赛前没有人想到瑞典队会击败如日中天的中国队。中瑞对垒一开战就令人大跌眼镜,首盘老瓦2:1击退刘国梁,其中决胜盘在17:20落后的情况下逆转,这也是刘国梁出道以来第一次负于老瓦。第二盘由孔令辉对佩尔森,以往乒乓帅哥的球占些上风,但这场比赛佩尔森发挥更好,将孔令辉掀于马下。老当益壮的瑞典队一下子将中国队逼到悬崖边。第三盘刘国正不出意料地轻取卡尔松。第四盘孔令辉再度上场挑战老瓦,孔令辉发挥明显好过上盘,将大比分扳平。决战盘在刘国梁和佩尔森之间展开,实力上佳的佩尔森力克刘国梁,制造了世乒赛史上一大冷门。

  最经典的大逆转

  2001年4月底,中国男乒怀着“夺回斯韦思林杯”的壮志踏上第46届世乒赛征程。闯进四强后,中国队与韩国队在半决赛中相遇。是役,中国队一度被韩国人推到了悬崖边:决胜盘,韩队主将金泽洙先赢一局,后两局金泽洙先后握有七个赛点,但均被刘国正挽救,并反败为胜。这场比赛一波三折、险象环节,比赛演绎到高潮时,就连以意志顽强而著称的蔡振华也不敢正视球场,足见当时的火药味之强。

  最高龄的冠军

  群星璀璨的数代国球手,庄则栋堪称“第一寿星”:他是中国乒坛首位也是唯一世乒赛男单“三连冠”,他还有一项纪录至今未被后者超越:1971 年,当庄则栋第四次高举起斯韦思林杯时,他已是31岁的大小伙儿。35年过后,这一纪录仍无人打破。即便王励勤能参加莫斯科世乒赛,他也只是平“庄则栋纪录”。如果下届世乒赛团体阵容出现马琳或王励勤的名字,那么入选者夺金后将取代庄则栋“第一寿星”称号,当然这一切还只是两年后的假设。

  胡兰玉是“女子夺金最年长者”全国纪录保持者。庄则栋少年成名,胡玉兰则是“晚年”得志,她28岁时才第一次尝到世界纪录的滋味,1975年第 33届世乒赛,胡玉兰和队友联袂夺得团体冠军,那年她已是一位30岁的老将。2008年,王楠在广州和队友联袂夺得女团冠军,平了胡玉兰保持多年的“第一女寿星际”纪录。

  最大器晚成的冠军

  大器晚成的国手大有人在。一代名将李振恃直到26岁才首次进入世乒赛阵容,他及时抓住了机会,登上了团体冠军宝座。上面提到的胡兰玉,还有许绍发,他俩直到30岁才尝到世乒赛团体冠军的滋味。当然,第一位到而立还尝到世界冠军滋味的还是王传耀,早在1961年的第26届世乒赛,王传耀就成为国内第一位首夺团体冠军的30岁老将。熟悉王传耀的乒乓球迷不会很多,他是建国初期大名鼎鼎的国手,曾长时间占据全国男单冠军的位置,与姜永宁并称“开国双雄”。后来,随着容国团的回归,加上徐寅生、庄则栋、李富荣等小将脱颖而出,王传耀才逐渐退出主力位置。1961年,王传耀第5次也是最后一次出席世乒赛,最终如愿夺金,也为自己的国手生涯画上了个圆满的句号。

  最牛的国球手

  马琳在“直通莫斯科”击败王励勤,幸运拿到最后一张入场券,他也因此第6次获得参加世乒赛团体赛资格。此前,王楠曾6次出席过世乒赛团体赛,她是在1997年至2008年间完成这一奇迹的,更令人惊奇的是,这6次比赛王楠和队友们实现惊人的“六连冠”,除了1997年第44届世乒赛决赛王楠未能上场外,后几届世乒赛决赛王楠均扮演重要角色,她凭借出色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充分发挥一员核心队员的作用。

  最小的冠军

  六年前的第47届世乒赛团体赛,年仅16岁的郭跃跻身团体阵容,决赛中她披挂上阵并克敌获胜,为中国队蝉联冠军立下汗马功劳。郭跃也因此一举打破了宿将曹燕华保持了25年之久的这项纪录。男子“第一童星”是马龙,2006年他入选第48届世乒赛团体阵容,最终和队友们联袂夺取冠军,当时他年仅 18岁。这一胜利,使他比李富荣、江嘉良和刘国梁三人首夺金牌时还小一岁。(王全立)

声明:以上内容为网友上传用于球迷免费分享,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更正、删除,谢谢!
路过
路过
雷人
雷人
握手
握手
鲜花
鲜花
鸡蛋
鸡蛋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推荐阅读

  • 微信二维码
    微官网
  • 微商城二维码
    微商城
  • 腾讯微博
    精英微博
  • 网络合作
    网络合作
返回顶部
意见反馈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