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找回密码
 注册
手机精英

精英乒乓网-买正品,到精英。买蝴蝶,到精英。

搜索
斯帝卡杯

国球让国际乒联很无奈 实为推广普悲哀

2010-5-31 10:46| 发布者: 古国天使 | 查看: 1239| 评论: 0 |来自: 人民网-人民日报

放大 缩小
简介:    中国乒乓球队最不愿看到却又不得不接受的乒坛改革终于成为现实:自2012年伦敦奥运会起,乒乓球单打比赛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参赛名额将从三个削减为两个。   国际乒联与中国乒乓球队的博弈,已经持续了10年。每一次博弈,都从试图

 

  中国乒乓球队最不愿看到却又不得不接受的乒坛改革终于成为现实:自2012年伦敦奥运会起,乒乓球单打比赛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参赛名额将从三个削减为两个。

  国际乒联与中国乒乓球队的博弈,已经持续了10年。每一次博弈,都从试图削弱中国乒乓球队的改革开始,却以中国乒乓球队变得更加强大收场。

  “越强越改,越改越强”,验证了中国乒乓球队的超凡实力,同时也见证着国际乒联的沮丧与无奈。情急之下,国际乒联抛出了削减奥运参赛名额的改革举措,中国乒协再也无法平静以对、却也只能以“改革太多”表达不满。

  乒乓球是我国的国球,国人乐见其强大。但当中国选手包揽乒乓大赛的奖牌成为常态,这样的大赛也就失去了吸引力。中国乒乓球多年一家独大,单从运动竞技层面讲的确可喜可贺,但对一个奥运项目的普及与发展来说却难言不是一个悲剧。

  站在中国乒乓球队的角度考虑问题,很难不对国际乒联的历次改革心存异议——因为所有这些改革都有明确的目的性,就是要限制实力强大的中国乒乓球队、使世界乒坛发展格局更为均衡;而站在国际乒联的角度考虑问题,很难不对当前国际乒坛的发展现状产生深深的忧虑——因为当中国乒乓球开始越来越多地垄断奖牌和赛事资源,更多国家和地区发展乒乓球项目的积极性势必会受到影响,这种态势也许会使原本并不强势的乒乓球项目在奥运会上变得更加孤立。

  中国乒乓球的愈挫愈勇与持续强大,是骄傲不是罪过。但面对国际乒坛“中国队一家独大”的现实,中国乒乓球是否应该主动承担更多的传经送宝、推广普及工作,而不是被动接受国际乒联的一次又一次改革?奥运会金牌、运动员奥运参赛机会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一定是整个乒乓球项目的发展前景。如何既能保持领先优势又可以做到开放核心技术“养狼”,如何既能延续国内良好发展势头又可以带动更多国家和地区共同培育市场,已经成为中国乒乓球在新时期不得不面对的挑战。

声明:以上内容为网友上传用于球迷免费分享,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更正、删除,谢谢!
路过
路过
雷人
雷人
握手
握手
鲜花
鲜花
鸡蛋
鸡蛋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推荐阅读

  • 微信二维码
    微官网
  • 微商城二维码
    微商城
  • 腾讯微博
    精英微博
  • 网络合作
    网络合作
返回顶部
意见反馈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