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找回密码
 注册
手机精英

精英乒乓网-买正品,到精英。买蝴蝶,到精英。

搜索
斯帝卡杯

[庄周迷蝶]OC与YE的全面对比评测

2007-3-4 10:16| 发布者: 古国天使 | 查看: 11698| 评论: 0 |原作者: 庄周迷蝶 |来自: 精英乒乓论坛

放大 缩小
简介: YE和OC是网上使用人最多、传为经典的拍型,但至今还没有看到有人将两者全面地进行对比、分析,各种见解分散在各人的评论中,我觉得要是有人把这两种拍子进行一次全面比较,得出的结论会更为真实、可靠,对不了解的人更有帮助。恰好本人就买了YE与O

YE和OC是网上使用人最多、传为经典的拍型,但至今还没有看到有人将两者全面地进行对比、分析,各种见解分散在各人的评论中,我觉得要是有人把这两种拍子进行一次全面比较,得出的结论会更为真实、可靠,对不了解的人更有帮助。恰好本人就买了YE与OC这两种拍子,分别试用了一段时间。而本人又是搞设计研发工作的,对分析对比很有兴趣,不怕班门弄爷,写一篇文章。本人分别写过YE与OC的评测,收录在精英乒乓论坛里,有兴趣的读者可去看看,文章名字分别为《YE试打评测》和《对使用OC-WRB试验情况的总结》。

OC-WRB是我2006年12月出差到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时买的。买拍子时首先就看见两面上各有木结两三个,对着光看过去,可见木结处有很轻微的下陷,当时心中有点不喜欢,后来一想,木结又不影响打球的效果,贴上胶皮后就看不见了,无所谓了。用拍子颠球,当球颠在甜区内时,声音清脆弹跳很高,颠在甜区外,声音闷哑,弹跳低了好多,甜区很小,估计就在拍子前半截25~50%之间,直径不可能超过8cm,我提出这个疑问时,店主用拍子试了一下,又拿出一块YE拍子来颠球,我听了声音,觉得YE的甜区要大一点。不过当时我只想买OC,何况那里的YE要四百多元,直接就PASS掉了。空手试了试重量,做了几个动作,觉得拍子不重,那里没有秤,直到现在也不知道有多重(因为我不灌胶的,胶皮一粘上去,不打到坏或脱胶,是不会重新粘胶皮的,如果没有什么意外,一块胶皮粘好了,至少可以一年不用重新粘,拍子的纯重量是秤不出来了)。胶皮本来也想买的,可惜一是没有我要的焦点II,二是其它胶皮的价格贵得要命,远高于广州的价格,就只买了底板。回到广东后,我买了块红色面的焦点II,硬海绵、快攻弧圈型,价格为55元,放在正手,反面买了天籁精品729全面型、硬海绵。海绵厚度均为2.2mm,主要考虑到我的技术特点为直拍横打、拉打结合,快攻使用频率与弧圈差不多,一般打快攻多,搏杀时用前冲弧圈,凶狠型的打法。我的直拍横打水平怎么说,用一个乒友的说法:不能往我反手送长球。只要是长球,我就能拉起来。这个乒友号称某地区业余高手第一(名符其实的,不是别人吹出来的,我看他和那些被淘汰的专业运动员打过,真的是打得很激烈),打比赛时肯定能赢我,但他搓球时就只敢往我中路送短球,死也不肯往反手搓,我一起板拉后,就能连续地冲、打,并且能拉出很高质量的侧旋球,直奔反手大角度而去。有了这样的技术,我自信自己能打好OC。

粘好胶皮的拍子,用来颠球,声音是“托托托”的响,就是形容很空、散的感觉。做动作时感觉重心稍向下,可能是我的胶皮贴得比较靠下有关,正面距柄为18mm,反面靠柄10mm,重心自然会靠下,这和我打法凶狠的风格是一致的,不过用了几天后,觉得正面贴下来15mm就可以了,海绵的硬度也大了一点,球在拍上停留时间短那么一点点,就这么一点点的差别,让我总觉得吃球不够好。这对我买YE时配海绵硬度提供了参考,就买中硬的,相当于42-44的硬度。    YE我是07年1月在广州天河体育中心买的,店主拿了四块YE出来,YE拿起来感觉手柄处比较舒服,细一点,长一点。甩起来时觉得重心明显要靠下,最后挑了一块两面颜色看起来都相近的拍子。当时就贴上了胶皮,正面是中硬越跃III,红色,海绵厚度2.2mm;反面PALIO弧快型涩性胶皮,硬度42-44,海绵厚度2.2mm。颠球声音比OC的要清脆多了。

回来后,把两个拍子放在一起对比,尺寸如下(mm):

     总长      宽    有效手柄宽    有效手柄厚度       厚度    手柄的宽度  总重量
OC   244     152.2      54            21.4         6.3       29       174.1g
YE   248     150.8      50            21.0         6.0       28       183.9g

从以上数据来看,YE的重心肯定要比OC靠下,甜区要大,长出来的前半部分比OC要宽大,显得YE是长圆的拍型,而OC就是椭圆形的拍形。从手柄的数据来看,OC就是比YE要宽,握起来当然会不舒服多了。OC我磨了三次,从拍肩到手柄都磨过,磨到现在才好用点,YE只是磨了拍肩的弧度,测出来的数据表明OC手柄设计不合我的手型要求,因为我的手指短,手指长的人应该会好点。重量上虽然只是轻了10g,但先用YE打,再打OC,明显觉得拍子运动速度加快了,击球点位置变化比较大。磨拍子时感觉OC反而难磨一点,YE很好磨,这是怎么回事,搞不明白,难道说是板材结构的影响。

说完拍子本身的一些情况,该说到重点了,打球效果如何呢,是否配得起经典这个评价,我拟从各个技术动作击球效果来评述。

我原用的是Butterfly 的POWER-7-CS,七层硬板(很多人说这板是垃圾货,打球震手,但我打了之后,觉得不错,即体现了硬板的速度,也体现了纯木的控制力,震手是有点,主要是发力扣杀时最明显,拉球的感觉不大),快攻结合弧圈打法,。一般以快攻为主。击球动作结构偏向快攻那种小半径的挥拍动作,拉弧圈时才会有大半径的挥拍动作。我的借力与发力都相当好,这样的硬板一样能打出极高质量的前冲弧圈球,侧身冲一板斜时,对手常常还没有反应过来,球已经从反手位置跳远了;侧身冲直线时,对方一挡就飞得老高,根本来不及做压拍面的动作。我的陪练评价这是半专业的水准,再练下去可和市队的水平相当了。

原来我想,自己的技术在业余选手里算好的了,打OC绝对没有问题,但真正打起来的时候,才发现不是那么回事,虽然在大框架里是对的,但在细微处,还是不行,想要驾驭好OC,非得下苦功来练习,经过一个月的苦练,终于找到最合适的技术动作结构。

我所掌握的技术动作,主要有挑或拧、近台快攻、中远台快攻、扣杀、加转弧圈、前冲弧圈、劈长、快点或突击下旋球、快带、拨、反面弹击、推挡,就从这些动作一一说起。

反面挑或拧,主要是手腕在起作用,要求把手腕弯回来90。,才能充分地发挥手腕的作用,高提手、吊手肘进入台内,拍头向下,用拍子的前上半部分触球,前臂向前挥动,手腕甩动,手指辅助用力,把球吃住,再向左向前甩个半个圆,球有一个侧旋,可使球接触对方拍后,向自己的左手位置飞来,便于继续用反面进攻。刚开始我还是用原来硬板那种借力方式来挑或拧,球要不是下网,要不就是飞上半空中,因为作用时间太短的缘故,没有吃住球,控制不住球的弧线。练了好久,才有吃球感觉,现在已经能够稳定地拧球了。看到自己把球拧起来,对方难受的样子,让自己心中美开了花。不过拧完后,下一拍的进攻步法和手法还在练习中,衔接还是不够好,对方如果运气好,接了过来,我的反面攻就感觉出手速度不够快,攻过去的质量不高,幸好大部分对方都是接不好的。正面挑时,动作也差不多,就是拍面进台里是以拍形后仰方式进去的,手腕稍吊拍,拍头成45。朝下,触球前调节拍面角度来接球,动作要求与反面挑是一样的。正手挑完后,注意正手和中路来球。挑和拧引拍动作可以是一样的,但在击球时,挑是弹击,拧是摩擦,同样的动作,击球方式不同,能迷惑对方,或让对方吃旋转,球飞出左边线,要不就是反应慢,接球下网。

近台快攻,近台时借力中发力,动作要领基本不动,只是增加了向上打的力量,只是向前打的话,因为球不是向上跳的,球容易挂网。有人说OC不能打快攻,我是坚决不同意的,因为我打近台快攻觉得效果很好,球速并不比硬板慢,自己主动发力时速度比硬板还要快,而且有后劲,向前跳得快,对方不容易跟上这样的二速节奏变化,往往回球过高,下一拍一板扣杀搞掂。

其实OC打不好的,主要是中远台的快攻,退到中远台后,要求主动地向前上方打,这时软板的弱点就体现出来了,容易把球打在网上,只差那么一点不过网,好气人。要想过网,就要增高弧线,向上弹摩球,造成球速稍慢,对方容易挡,但因为力量大,对方不能发力,挡过来后自己可以接上第二板的攻球。在中远台打弧圈球反而效果显著,可能是这时借用上来球旋转的力量了,省了自己过多的摩擦,多用弹击。这板球可打得很重很低,让对方措手不及。

扣杀,用OC扣杀千万要注意发力集中,不能耍花样,一耍动作,上旋球就扣飞了,必须是大转腰,上臂带动前臂手、腕来发力向前下打,不用增加摩擦,球重重地打在对方台面。扣杀半高下旋球时,要向前上方发力,整个动作感觉和教科书中说的一模一样,才能有扣杀的效果。我有时扣杀时,一留手,球马上就没有质量了,还飞出台大老远的,自己都觉得丢人。

加转弧圈,用OC拉加转,如果打摩结合不好的话,整个挨打的相,又慢又高,旋转也不强,被别人一拍子给拍死了,必须坚持向上的打摩结合,才能使球的速度、弧线、旋转达到完美的结合,变成低弧线的加转弧圈。这时要把拍子放得更低一点,两脚分开大一点,转腰幅度大,手臂曲度减少,抡圆了来拉,效果惊人。这球一碰就飞得半天高,压都压不下去。

前冲弧圈拉起来反而是不用怎么调整,只要拍子放低,吃住球,和以前一样发力就足够了,和教科书里说的是一模一样。几乎没有变动。两种弧圈我拉起来觉得和以前差不多,只是旋转强了点,这是硬板和软板的区别。可能这和我的主动发力良好大有关系,网上说有用OC后变得有多暴多快,恐怕只是球打得不好的人才会有这样的感觉,用不好OC的人,估计技术差得太远了。中远台弧圈是比硬板好,连续拉多拍要稳定些,力量、速度与旋转俱佳。非常有杀伤力,用动作晃一对方,能把对方打楞了,不知道球到了那里。

劈长,要求撞击与摩擦相结合,手臂要主动地迎球,用手腕来摩擦或擦击,刚开始我老是搓高了,主要是撞击时力量调不好,容易往上跳,因为是自己主动发力,又要小幅度精确用力,对力量的控制要求不低,做好了需要时间来磨练。做熟了,手一动球就按自己的想法出去了,比硬板要好控制,旋转要强点,弧线要低点。

快点或突击下旋球,业余反胶选手基本都不会的技术,我用得挺顺,在台外翻腕弹击,在拉弧圈位置不合适,侧身位不够时,用这个技术过渡一下,即出人意料,又有不同的变化,过去的球因为是不转的,击球时间一错过最佳点,就挡下网了,有点象假弧圈的味道。如果发力突击的话,只听啪一声,好象要把球打破的声音,球过去很快,跳得长,最后下沉得很厉害,对手没有一个人能接好的。

快带或盖弧圈,对反应速度要求高,先是要预测球的旋转、落点、弧线高低,然后要自己移步,手要向前平移,压好拍形,用腰来带球,手臂是顺势轻挥,击球的上半部。开始我快带时,球爱往上飞,原因是以前用硬板时借力好,拍面前倾度不大,借力一击而成,而现在我有意识地加了力,就增加了球的回跳高度,这时我调节拍面前倾度,经过练习掌握了前倾角度的变化值,快带的质量很好,比硬板要好,凶狠多一点。

反面拨,练得不好,手臂位置和手腕位置经常感觉有冲突,可能是这个动作没有练熟的原因,能拨上的球,和快带一样的,拍面也要前倾来发力,记住不要让球自己来撞拍,这样会好惨的,球撞在拍上,只听笃的一声,球过去慢吞吞的,等着被人打吧。

反面弹击,好动作,用来打加转弧圈有威力,提高拍子手腕向下弹,要把力量都透过板子来,结结实实地打在球上,一击必杀呐(杀人和自杀)。要求反应快,提拍高,手腕力量大,能压得住球。

推挡,这不是我的长项,不过会用来过渡中路来球,如果说让球撞拍的话,肯定是不行的,推挡也要自己用手腕力来推,把球吃住,手腕向前发力,推出来的质量还好,如果是发力时借上力了,也会产生击破球的声音。不会自己用力,只能借力,死得惨,这是许多打OC的人说OC推挡不行的原因,还是技术不过关啊,动作空间不够,发不出力,只能让球来撞拍。

用了OC之后,我感到自己重心高,不能充分利用球拍的底劲,以前重心高,发力向前多,现在的拍子发力向上多,必须蹲下去点,才能做好动作。收集了一些王皓打球的资料,发现王皓拉球时的站位非常低,当然王皓比我高,但若是都按胃部高度在台面附近要求,我的蹲位要比过去低很多,两脚分开大,我注意观察过,每个国手蹲得都很低。这个变化对我的影响很大,导致我的击球位置全部改变,都要比以前低,而这个新习惯还没有形成,高重心的老习惯时不时的冒出来,和现在的动作冲突很厉害,造成失误很多,估计再练上一段时间才能建立新习惯。

从这么多技术动作来看,我特别强调了:自己主动发力。这是我的体会,也是一些觉得OC好打的人的体会。说OC不好,先检查一下自己会不会打发力球再说吧。自己主动发力,意味着对自己的动作结构和发力都作了调整,从另一方面来说,就是对自己的否定,否定之否定还是很难的啊。和用硬板借力中发力相比,用软板主动发力,会有许多技术细节不同,同时击出的球弧线要稍高,曲度明显,球运行长度短一些。我现在苦练中,力争早日完成微调,动作定型。

结论:OC无愧于其进攻的经典地位,用来直拍横打一点问题都没有,虽然在一些小地方有瑕疵,但总体评价很高,对人和技术的锻炼价值高,总的使用要求14字:步法敏捷、击球结构合理、发力良好。这样一看,打好OC,起码是一业余高手了。有志于成为高手的人,用OC来练球,真是太好了,练好OC,就是高手了。

说完OC,该说YE了。前面我说过磨拍子的时候,YE更好磨,但总体评价还是觉得YE比OC硬,可能是木材本身的原因。前面提到我的YE偏厚、偏重,我有一个朋友的YE就比我的YE薄了0.4mm左右,打球时明显觉得挥拍轻松多了,握拍变化也要灵活些,这是所谓欧版和日版的区别,其它方面没有什么不同的。技术动作还是从挑或拧、近台快攻、中远台快攻、扣杀、加转弧圈、前冲弧圈、劈长、快点或突击下旋球、快带、拨、反面弹击、推挡些动作来对比,才有明确的对比对象。同样的技术,不同的板,做出来的动作才能明确区分变化,否则,光是笼统的说,细微处就表达不清楚了。

挑或拧,拧的动作要领基本没有变,因为是台内,发不上大力,用YE时,感觉到球撞拍时声音脆,球脱拍快一点,底板变形小,弧线平直,但又能感受到打透木板的味道,而OC是感觉不到透板的味道的,只是感受到球粘拍的时间长,球的弧线高得多,慢得多。旋转是YE弱一小点,但因为速度快了一点,对方一楞之间,球已到面前,来不及引拍做动作,效果和强旋转一样的。挑球的速度比OC快不了多少,因为挑的时候,已经主动发力了,用上中等的力,球拍变形体现出来,速度和力量都结合在一起,不会觉得这两者之间有多少差别,唯一的差别就是透没有透板的程度而已。

近台快攻,动作要领在不变的情况下,用打OC那种向前上方发力的方式,球容易出界,控制不住球,出台弧线向上,即是球离球台很远了才下降,击球脆、快,要把球打上台,就要前倾拍面,不要向上走,直接向前走,和打硬板差不多,可以借力来击球,弧线平、长、低,对方要放低拍来击球。不习惯放下拍子的人,总是接这个球下网的,要不就是漏了、打在拍的下部分,反正就是接不好,对方放低板时,就能很好地回击球了。

中远台快攻,和OC比,弧线是要好些,长、直,但是击破球的声音也很响,做动作摩擦少一些,也要用上全身的力量来打,球平平的飞向对方台面,不怎么向上跳,对方把重心也要降下来,从低处向高挥拍,才能接上球。中远台快攻比OC爽得多,最明显的区别就是摩擦程度不同,弧线曲度相差很多。OC在中远台,不自觉就要打起曲度,球越打越高,不敢压低球的飞行曲度,球不高就没有过去的信心;YE就不用那么担心了。可以放心地向前上方打击兼少量的摩擦,回球的威胁要大点。

扣杀,出手时压拍发力,向前下方打击,拍面前倾度可更大点,发力方式比OC要好,球没有那么飘,扎实些,OC是必须透板来扣杀,球才能控制;YE击球时轻爽,虽然拍子重了,出手轻快的感觉也能在扣杀时感觉出来。扣杀之个动作YE比OC好了好多。

加转弧圈,YE的球速快一点,旋转弱了一点,弧线低了一点,向前跳要长,球粘拍的时间短,出手快,有点向硬板前冲弧圈靠拢的味道,曲度还是比OC要低,空中运行距离长,想要拉短不容易,拉长了很轻松;OC是想拉长了不容易,拉短很容易,拉在反手位的小三角区要容易多了。

前冲弧圈,近台拉前冲,感觉好快速、下沉很厉害,对方拍子总是高了,球一上台,急速向下沉,打完球,对方还在问,怎么接不上球?中台对拉弧圈,曲度虽小,但力量没有那么大,速度的威胁大于旋转的威肋,没有OC好;OC是速度与旋转俱佳,力量重,球在没有出手时,在拍上粘得牢牢的,等你感觉到球脱拍了,对方还在楞神中,球已经落台了,似乎球是突然出现在对方面前,YE却是能看见球脱拍那刹那间的情况。

劈长,出手时要爽得多,因为可以借力了,不用那么精细地控制前臂和手腕发力和运行轨迹,只要看准来球旋转,多摩擦来劈长,球过去旋转要强;同样的力量用OC来劈,速度慢了点,旋转也要弱。劈长这项也是YE占优,速度与旋转要好过OC。

快点或突击下旋球,YE拍在空中的轨迹要平缓,象一个很大圆的一段弧线,直接向前突击球; OC拍的空中轨迹要圆得多,小半径圆的一段弧线,划着弧线来突击。YE突击球,过去快,平而长,OC突击球,曲度大些,下沉多些,两种球的威胁倒是一样的。

快带,还是YE好,带过去的球弧线更低,跳不起来,让对方向后退时发生空间位置错误,反拉时球触拍位置错误;OC带的球是快而重,曲度要大些,下沉不多,只要步法到了,对方还是好接的。

拨,这和快带是一样的,YE拨球,可以借力,快、平、低,对方是反应不及的快速顶板;OC是重、冲、高,对方是力量控制不住的力量顶板,区别蛮大的。

反面弹击,YE向下弹击,球是向上跳,下降时沉下去;OC弹击时,球是向前跳,向前冲,和快拨差不多。

推挡,YE要占优,无论如何,能借力来推挡,总比自己全发力来推挡来好,起码做动作可以小点,不会出现推破球的声音;OC在加力推时就有击破球的感觉,板板加力也是不可能的,人不可能有那么长时间都是精力充沛的,总有反应或判断错的时候,这时YE的优点就显出来了。

总结:YE不愧是中国式直拍横打的经典,近台威胁大,借力好,缩短了进攻的时间和拉大了对方的回击球的空间变化,使对方要么很近的来接球,要么退得远远的回接球,充分发挥快攻的威胁;而OC则是充分发挥了两面弧圈的凶狠程度,在力量、旋转、速度中全面压倒对方。

一总结完两者的差别,发现凡是借力中发力的技术动作,还是YE占优或持平,发大力的技术,就是OC占优或持平了。YE的总体感受:快、轻、爽、平直、长;OC的总体感觉:重、曲、转、短、狠。很明显,OC更合适全台发力的全弧圈选手、中近台弧圈结合快攻和主动发力打的凶狠型的选手,YE适合中近台的快攻结合弧圈的选手。这是马琳和王皓曾经用过YE的原因,而王励勤和郭跃用OC的原因。

打OC 时,身体疼了一周,才适应过来,打YE,又疼了一个星期,谁叫YE长了重了。幸好我用哑铃来锻练身体,不然还用不好这两块拍子。我打算今后就交替使用这两个拍子,使自己的适应能力好起来,可以按需要来选择不同的拍子。期间,我也用了以前的硬拍来打球,发现击球的力量和准确性提高了,步法快了,凶狠程度也上去了,但重心变换却又成了问题,没有真正完美的拍子,也没有完美的结合技术,更没有完美的人了,只有适合自己才是最好的。

若了有志于提高水平的球友,不论是YE还是OC,都是可以的,只要你选择好自己要提高的方向和相配套的拍子。坚持一段时间,水平必定大有提高。打下基础再换其它拍,一开始用什么马琳碳、CL的,恐怕真的是打不出来。这是许多人都说马碳是垃圾的原因所在,不会打球的人,用上尖端拍,还不如普通拍好打。

声明:以上内容为网友上传用于球迷免费分享,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更正、删除,谢谢!
路过
路过
雷人
雷人
握手
握手
鲜花
鲜花
鸡蛋
鸡蛋

  • 微信二维码
    微官网
  • 微商城二维码
    微商城
  • 腾讯微博
    精英微博
  • 网络合作
    网络合作
返回顶部
意见反馈

关闭